超聲波頻率的認識,我們都知道高于20000Hz的聲波,方向性最好,穿透力最強,也較易于獲得集中的聲能。小于20Hz的聲波稱為次聲波,超聲波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但次聲波往往波長很長,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
一些科學家經實驗證明,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而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于與人體器官的振動頻度相近,容易和人體器官產生共振,對人體也有很強有傷害性。按超聲振動幅射大小不同,超聲波大致可分為:一,檢測超聲波,用超聲波得到若干信息,獲得通信應用。例如:用超聲波在介質中的脈沖反射對物體進行厚度測試稱超聲測厚。
二,功率超聲波,用超聲波使物體或物性變化的功率應用。例如:在液體中發生足夠大的能量,產生空化作用,能用于清洗、乳化。
另外,次聲波的應用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次聲波的應用前景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次聲波在大氣層中傳播時,很容易受到大氣介質影響,與大氣層中的風和溫度分布等因素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可以通過測定自然或人工產生的次聲波在大氣中的傳播特性,探測出某些大規模氣象的性質和規律,此方法還可以對大范圍大氣進行連續不斷的探測和監視。
二,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測聲源產生的次聲波,可以探測聲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他特性。例如,通過接收核爆炸、火箭發射或者臺風產生的次聲波,來探測出這些次聲源的有關參量。
三,通過測定次聲波與大氣中其他聲波的相互作用結果,探測這些活動特性。例如,在電離層中次聲波的作用使電波傳播受到行進性干擾,可以通過測定次聲波的特性,進一步揭示電離層擾動的規律。
四,預測自然災害性事件。許多災害性的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龍卷風、雷暴、臺風等,在發生之前可能會輻射出次聲波,可以利用這些前兆現象來預測和預報這些災害性自然事件的發生。
五,人和其他生物不僅能夠對次聲波產生某些反應,而且它們的某些器官也會發出微弱的次聲波。因此,可以利用測定這些次聲波的特性來了解人體或其他生物相應器官的活動情況。
六,研究自然現象所產生的次聲波特性和產生機理,更深入地研究和認識這些自然現象的特征與規律。例如,利用極光所產生的次聲波,可以研究極光活動的規律。